它是什么?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适老化设计必然是未来的趋势。轻微失能老人的料理日常将面临难题,久站不适、腰背酸痛(关节炎、腰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款适老化厨房吧台椅。通过深入研究厨房活动不便老年人群的生理特征、压力分布及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座椅能够适应目标人群。
你的灵感
该设计灵感源于对轻微失能老人厨房活动痛点的观察:久站导致的腰背疼痛、关节压力及操作不便等问题,促使团队从 “马鞍造型” 与 “医疗康复器械” 中寻找突破。马鞍的弧形结构能自然引导双腿至舒适支撑区,减少髋关节压力,这一生物力学原理成为座椅形态的核心灵感;同时,参考拐杖、助行器等康复设备的支撑逻辑,将关节保护理念融入座椅设计。解决方案的构思结合了人体工程学研究 —— 通过分析老年人在厨房的动作轨迹与压力分布,将马鞍形坐垫与可调节支撑结构结合,既解决久坐 / 久站的身体负担,又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不同操作场景,实现 “坐立结合” 的烹饪模式创新。
如何运作?
这款适老化厨房吧台椅通过融合人体工学设计、智能调节技术、新型材料应用及安全防护系统,实现了对老年人厨房活动的全方位支持。其核心技术应用如下: 马鞍形人体工学设计:以马鞍为原型的弧形坐垫,依据老年人髋关节活动轨迹设计,自然引导双腿分开至舒适支撑区,减少膝盖与腰椎压力。腰背区域的弧形托板结合弹性支撑条,模拟康复器械的腰椎牵引原理,缓解久坐腰肌劳损。 智能调节系统:集成电动升降与角度调节功能,通过内置电机与传感器,用户可通过大尺寸按键或语音指令控制座椅高度(调节范围 30-50cm)及靠背倾斜度(0-15°),适配不同身高与厨房台面。 新材料应用:框架采用航空级铝合金(强度≥600MPa,重量≤8kg),兼顾轻量化与稳定性;坐垫使用记忆棉(密度≥50D)与抗菌透气面料,通过温感塑形分散压力,适应敏感皮肤。 安全防护技术:底部采用加宽防滑底座(直径≥40cm)与吸盘式脚垫,承重≥150kg 时保持稳定;边缘圆角处理(半径≥5mm),避免磕碰;椅背内置一键呼叫按钮,连接家庭安防系统。 压力分散与减震系统:坐垫与靠背夹层嵌入硅胶缓冲垫(邵氏硬度 20A),减少起身、坐下时的冲击力;底部支撑结构采用柔性减震设计,降低关节负荷。
设计过程
从概念到设计的完整过程 概念构思与需求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明确痛点:轻微失能老人在厨房面临的久站不适、关节劳损及安全风险。 从马鞍生物力学(自然引导腿部)与康复器械(关节支撑原理)中汲取灵感,形成核心设计概念。 人体工学建模与原型开发 对老年用户进行身体尺寸与动作轨迹 3D 扫描,建立人体工学数据模型。 设计 12° 弧度半径的马鞍形坐垫,模拟髋关节活动;底座圆角(半径≥5mm)通过压力分布仿真优化,确保防滑性能。 材料选型与技术集成 框架选用航空级铝合金(强度 600MPa),通过承重测试(≥150kg)验证轻量化(≤8kg)与稳定性的平衡。 采用记忆棉(密度 50D)与抗菌面料,通过热成像测试压力分散效果,确保适配敏感皮肤。 安全系统设计 开发直径 40cm 的加宽防滑底座与吸盘脚垫,经摩擦系数测试(μ≥0.8)验证防滑性能。 集成一键呼叫按钮与物联网连接,通过应急响应延迟测试(≤3 秒)确保可靠性。 迭代测试与优化 招募 50 名老年用户进行试点测试,通过可用性调查收集座椅高度调节(30-50cm 范围)与靠背角度(0-15°)的反馈。 基于碰撞模拟结果将圆角细节从 3mm 优化至 5mm,提升安全防护等级。
它有什么不同?
设计独特性与差异化优势 跨界融合的生物力学创新 区别于传统适老座椅的平直造型,本设计将马鞍的弧形结构与康复器械的关节支撑原理跨界结合。12° 弧度坐垫通过生物力学引导双腿自然分开,减少髋关节压力,这一设计突破了常规座椅 “仅提供支撑” 的局限,从运动轨迹层面主动缓解身体负担,而同类产品多采用固定角度坐垫,无法适配老年人髋关节活动特性。 动态压力分散的材料系统 采用航空级铝合金(强度 600MPa)与 50D 记忆棉的复合结构,通过热成像测试验证其动态压力分散能力 —— 坐垫可根据使用者体重自动塑形,相比同类产品中常见的硬质塑料或低密度海绵,能更有效地减少久坐导致的局部压迫,尤其适合骨质疏松与关节炎患者。 预防性安全系统的隐形集成 底座 40cm 直径加宽设计结合吸盘式脚垫(摩擦系数 μ≥0.8),通过动态防滑测试证明其在老人转身取物时的稳定性,而多数同类产品仅依赖防滑纹路,未从力学结构上解决重心偏移问题。此外,内置的一键呼叫系统与物联网连接,实现≤3 秒应急响应,超越传统座椅的被动安全设计。 场景适配的模块化交互 30-50cm 电动升降范围与 0-15° 靠背调节功能,可通过大尺寸按键或语音指令控制,适配不同身高用户与厨房台面高度。这种 “智能 + 模块化” 设计打破了传统适老家具的固定形态,而同类产品多为单一高度,无法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去医疗化的情感化设计 采用木质纹理与暖色调外观,摆脱传统适老产品的 “医疗器械感”,通过圆角(半径 5mm)与隐藏式结构提升家居融合度。相比同类产品中常见的冰冷金属质感,本设计更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感受,通过视觉与触觉的温暖体验维护使用尊严。
未来计划
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后续步骤将聚焦于智能化升级,通过加入传感器和 AI 来自动调节高度并提醒休息以关注老人健康,进行模块化扩展,增加如切菜板和厨具架等可拆卸配件并与智能家电联动,打造适老化厨房系统,采用可降解材料和再生金属等环保材料,同时回收旧产品以减少浪费,开展跨行业合作,与医院共同验证效果并参与制定适老化家具标准,以及进行全球适配,根据不同国家的厨房特点调整设计,让更多老人能够使用。
在 上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