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什么?
是对未来办公人群出行和移动办公场景的构想,基于L4辅助驾驶功能,未来人们不用在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而是可以开到自己舒适的环境,让办公更加自由舒心,并且座舱还设置休息和娱乐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高效、舒适、灵活的移动空间。
你的灵感
我们预想未来达到理想社会之后,办公场景会发生转变,未来人们办公不一定局限于特定的场景下,而是可以驾驶自己的车辆开往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比如森林、海边等等大自然环境下进行办公,为了带给人们更加舒心的办公体验,我们决定设计一款能满足办公人群需求的智能座舱,同时对座舱布局大胆创新,解决他们的痛点。
如何运作?
在前面的仪表盘上有一整块带鱼屏,配有抬头显示功能(HUD),桌面前方有一个可折叠收纳的方向盘,采用线控操作技术,可以随着座椅左右移动。驾驶位座椅在左边时是驾驶位置,移到中间是办公位置,在驾驶位的座椅可以360旋转,在扶手上有控制旋钮。侧边的座椅可折叠,通过对开门的方式,侧边座椅延伸至车外,满足想要在户外休闲的人群需求。左后方座椅可以在二三排移动,第一排的座椅后面有一块显示屏可供用户使用,侧边座椅在停止状态下展开可以当做沙发床。扶手箱可以前后移动,移到前面可以作为驾驶位的扶手,在后面可以展开桌板供后排乘客使用。一共有休息模式、交谈模式、办公模式等等多元化布局方式。
设计过程
我通过调研发现现在自动驾驶发展到L4级别,未来L4辅助驾驶将大规模应用。同时调研目前智能座舱的案例,例如蔚来NIO eve就是围绕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进行可变式空间设计,在5+1的客厅级布局,真正将汽车变为移动的生活空间;还有HYUNDAY LONIQ 7 就是高级休息室,座舱设计的十分前沿。基于此我研究了多种座舱布局的可能性,在一版一版的迭代下最终得出了合理的布局方式,通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丰富了我的设计。
它有什么不同?
产品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内饰设计采用抹茶绿和米白色,采用棉麻布材质、竹木、生物树脂、碳纤维等等环保材质。同时它的座舱布局侧边座椅可以在对开门的状态下座椅延伸至车外的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带给人们更新、更多元的座舱体验方式;桌面布局设计的更加适合办公人群,中间的分割线让办公资料可以放在上层。汽车座舱的左侧门框上有放书的凹槽。座舱还采用VR、AR旅程记录体验,可以把自己到过的场景记录下来,在日后投射到座舱内,灯光、出风口模拟当时的状态,给人带来沉浸式体验感受。
未来计划
希望能有车企合作验证该概念设计的合理性,不断修改完善,评估测试,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将预测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可行性,再开展下一步的计划。
在 上分享本页面